【技术】黑莓关闭手机业务部门 失败成因分析
导言:
曾经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者黑莓,正式宣布关闭手机业务部门。北京时间9月28日晚间,黑莓公司宣布,将关闭手机业务部门。
黑莓手机曾一直深受商务人士的喜爱,它最著名的免费代言人是奥巴马。黑莓以安全性高著称,但在iPhone问世后,黑莓像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曾经的手机巨头一样,没有及时找到自己的方向。尽管黑莓后来推出了Blackberry 10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具备触摸屏功能的手机,但为时已晚,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黑莓手机死了。挣扎多年,推出无数经典机型的黑莓美东时间周三公布了其第二财季财报。黑莓2016年第二财季净亏损3.72亿美元,营收至3.34亿美元,同比下滑32%,上个财季同比下滑30%;手机业务营收1.05亿美元,仅卖出去40万部手机;软件和服务营收达1.5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翻了接近1倍。由于手机部门持续亏损,黑莓宣布停止内部的硬件研发。
根据彭博社和路透社的报道,黑莓CEO程守宗(John Chen)在发布财报后表示,该公司计划结束所有内部硬件研发,并会将硬件研发外包给合作伙伴,这使黑莓能够减少资本要求,并加强对投资的回报。
==========
北京时间9月28日晚间消息,黑莓公司今日宣布,将关闭手机业务部门。公司CEO程守宗(John Chen)一年前曾承诺,如果今年第二季度不能实现盈利,将关闭手机业务部门。
黑莓今日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为4.9亿美元,同比下滑31.8%。净亏损3.7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5100万美元。由于手机部门持续亏损,黑莓宣布停止内部的硬件研发。
黑莓CEO程守宗周三表示,该公司计划将智能手机开发和生产外包,从而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专注于更具吸引力的软件和设备管理业务。
黑莓此举获得了投资者的欢迎,该公司股价周三大涨5%。黑莓曾是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者,但目前已远远落后于苹果等竞争对手。
为了确保黑莓品牌手机在市场上的存在,黑莓宣布已经与印尼BB Merah Putih签订合作协议,在印尼制造、分发以及推广新设备。印尼是黑莓手机最大的市场。
黑莓表示,在中国的类似谈判已接近完成,同时也在探索在印度的数个项目。
程守宗表示:“我们所做的是砍掉整个产品链条,转而从中收取授权费。我们仍然开展手机业务,但将会是以可盈利的方式。”程守宗表示,黑莓目前将可以规避库存和供应链成本。
IDC分析师约翰·杰克逊(John Jackson)表示:“这是个非常敏感的决策,可能也是个迟来的决策。软件业务的营收和利润率是应当关注的重点,而目前黑莓可以这样做。”
黑莓手机
该来的迟早要来,坊间一直流传的黑莓要关闭手机业务的传闻,随着近日黑莓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3.72亿美元的净亏损而变成了现实。那么问题来了,黑莓何以落得如此悲惨结局?
开放BBM生态系统,核心应用优势丧失
业内知道,BBM一直是黑莓手机独有的核心应用之一,也就是卖点之一。据相关统计,黑莓当时在全球有6000万BBM用户,活跃用户5100万。
也许正是基于BBM在黑莓自家用户心目中的位置和流行,让黑莓当时有了将这个应用拓展到目前占据智能手机市场合计接近90%市场份额的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平台上的想法。由于iOS和Android平台庞大用户基数,即便是只有极其少量的用户使用BBM数量也会相当可观。
不幸的是,由于BBM的开放,这部分用户日后迁移到黑莓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因为当初导致他们“不得不”的应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至于之前根本不在意BBM的用户,其迁移的可能性会更低。
其次是BBM开放对于本身就是黑莓用户的影响。开放BBM对于无论既有平台未来换机的老用户,还是新增用户,其从黑莓系统平台流失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留在和选择黑莓系统平台。所以,从市场份额的角度,开放BBM对于提升黑莓生态系统几乎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出现下降。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推Android系统手机效果甚微,加速自家系统遭弃
其实,在推出采用Android系统的黑莓手机前,黑莓就明确表示,软件和服务将是黑莓未来的战略重心(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并为此已经向对手的平台(苹果的iOS和谷歌Android)逐步开放自己的应用(例如知名的BBM),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专属黑莓系统的应用运行在对手的平台上。
此策略矛盾的是,此前黑莓已经开始在其黑莓系统上支持Android应用,典型的表现就是在去年的年中全面支持亚马逊的Android应用商店(Amazon App Store),不幸的是,自此之后,黑莓手机的销量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是节节下滑。
既然已经通过支持亚马逊的Android应用商店,证明Android应用非但不能拉动自身手机的销售,反而是拖了后腿,又有何必要通过采用Android系统(主要是为了支持Android的应用)再次重蹈覆辙呢?
此外,一旦黑莓采用Android系统,之前基于黑莓自家封闭系统之上的安全性势必大打折扣。据之前黑莓支持亚马逊Android应用的反馈看,黑莓手机一直引以为傲的安全性有所降低,那么随着黑莓对于底层开放的Android系统的采用,黑莓手机在业内安全性的核心价值进一步缩水是必然。
业内人士知道,黑莓系统基于C++,虽然理论上也存在漏洞和破解可能。但早期黑莓应用运行在java 沙箱里,对系统无法造成危害,但是现在新的Native Development Kit 允许开发者创建运行于虚拟机之外的应用(为了BB 10 可以兼容Android 平台的应用),带来丰富的应用程序之余自然也带来风险,这也是为何业内认为BB10 是有史以来最不安全的黑莓系统之主要原因。此外随着Android系统的采用,电池续航能力以及输入便捷等黑莓手机自家系统才具备的固有优势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均不同程度地稀释了黑莓在业内尚被认可的核心价值。
尽管面临上述种种疑问,黑莓还是在去年年底发布了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Priv,但效果相当不理想。据此前销售该手机的电信运营商AT&T称,购买黑莓Android手机的用户绝大多数是黑莓的粉丝,然而这些用户过去习惯了黑莓操作系统,而当他们拿到一部Android手机时,使用上却极不习惯,并最终导致了较高的退货率。
黑莓通过发布Android系统手机将这仅有的属于黑莓真正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挤压,并最终导致了黑莓对于自家系统的放弃。
弃自家系统,黑莓退出硬件业务的最后一击
在开放核心应用和推出Android手机之后,黑莓系统存在的价值已经所剩无几,尽管如此,就像前述,采用黑莓系统的手机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但黑莓还是最终选择了放弃,而这无疑成为今日黑莓关闭手机业务的最后一击。
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何黑莓放弃自家系统与其退出手机市场有何关系?自家系统对于目前的黑莓手机业务真的有那么重要或者说事关生死吗?
其实就在黑莓宣布放弃自家系统的同时,美国参议院就通过一封公开信告知员工,由于黑莓放弃了旗下的BB10操作系统,未来政府在清除库存之后不会再使用黑莓手机了,而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美国政府,甚至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使用的就是黑莓手机。看来黑莓宣布放弃自家系统市场的反应还真是立竿见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本应属于黑莓的用户(尤其是高价值的政府及企业客户)都会相继放弃更换或者采购黑莓手机。
黑莓当年的成功主要依靠的就是软硬结合的能力,尤其对于政府和企业用户,其业内知名的安全性及适用于企业应用的特性均与这种能力密切相关,也正是借此,黑莓击败了同样定位在企业市场的微软(从Windows Mobile更名为Windows Phone)和Palm以及诺基亚。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击败,是指黑莓手机在企业市场中而不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
但随着黑莓放弃自家系统,上述因软硬结合产生的在企业市场的优势势必会大打折扣。更为重要的是,此举意味着未来的黑莓手机将只能是采用Android系统的手机,但鉴于前述黑莓发布的Android手机的弊端及市场的颓势表现,黑莓深知坚持已经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黑莓手机业务之所以难逃关闭的命运,除了外部市场的竞争因素外,更与黑莓面对外部竞争所采取的非竞争妥协之路密切相关,甚至是主因。
==========
黑莓手机彻底倒了..
来源: 孵化之家
(综合自微链、腾讯科技、新浪科技、第一财经、网易、虎嗅等)
有时候,你明明已经打开了成功的那扇门,却误以为眼前的就是全部。
黑莓,这个名字曾经在手机行业举足轻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名词;是欧美精英人手必备的硬件;更是美国总统的御用手机……可美人迟暮,英雄末路,黑莓最终同诺基亚、摩托罗拉般走向了不可挽回的道路。
从iPhone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到全球手机市场被苹果和安卓瓜分完毕,观众的兴奋点不再是黑莓什么时候重新崛起,而是黑莓什么时候被收购/破产。
今年6月,连最忠实的顾客——美国政府,也宣布停止采购黑莓。14年的打磨,3年的顽固,一步步让登顶的黑莓摔下神坛万劫不复。
◆ ◆ ◆
让疯狂变成现实
在百货公司顶楼狭窄的办公间里,23岁的拉扎里迪斯成立了Research In Motion(RIM),其主要工作是为通用公司开发LED显示牌。和所有初创公司一样,RIM除了几个年轻的创始人和脑子里的想法外,一无所有。
没日没夜地做设计写程序,笨拙的和甲方签合同,拼命做出来的产品却连100台都卖不到。为了生存,拉扎里迪斯不得不把手里攥着的专利卖掉,转向开发能赚钱养活自己的产品。
好在后来推出的胶片扫描器市场反响不错,这项技术还顺便斩获了艾美奖和奥斯卡奖。RIM这块招牌总算是响了,收入也跟着掌声和鲜花一起来了。
1996年推出的RIM900无线双向传呼机身上,已经带有小键盘和发送信息和传真的功能,可以依稀看到两年后黑莓手机的雏形。
RIM900
一名英特尔的工程师特地拜访位于加拿大滑铁卢的RIM,希望能将英特尔的芯片植入黑莓的传呼机里,对此,拉扎里迪斯大吃一惊:
“他们的建议太疯狂了,以至于我觉得他们是在开玩笑,我都大声笑出来了。”
但笑过之后,他开始思考可行性,渐渐的,他和他的小伙伴用长达14年的累积,孵出了98年的RIM950。RIM950具有超强续航能力、可无线连接、还创造性添加实时发送邮件的功能,已经是一部真正的手机。这款划时代的产品被命名为黑莓。
RIM950
2001年,美国911事件爆发。这场灾难里,纽约的通讯系统整个瘫痪,唯独黑莓依靠强大的BIS(黑莓网络服务)、BES邮件服务和BBM(类似于微信,可以实现黑莓手机之间的免费信息、图片等交流)大显神通,与往常一样畅通无阻。美国副总统切尼利用黑莓手机进行现场指挥,成功拯救无数人的生命,黑莓和拉扎里迪斯至此成为整个美国的英雄。
事后,黑莓成为美国总统唯一指定手机,政府还为每位议员配备了一台。美国政治、金融、法律界人士纷纷效仿,黑莓一时间成为高端、商务的象征。对于普通民众,911事件的后遗症是国家安全感的缺失,而刚刚充当“救世主”黑莓完美契合这种需求。
这几年,黑莓的销量直线上升,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扶摇直上,一度达到80%,公司的市值也攀至800亿美元。
◆ ◆ ◆
与执念共生的顽固
2007年,iPhone来了。
拉扎里迪斯第一时间拿到新机,使用感是:
“我过去无法在上面写字,而且我现在还是无法在上面写字,我的很多朋友也是一样。在玻璃上写字很困难。”
他的态度基本反映了整个黑莓高层对iPhone的集体忽视。的确,iPhone一开始并未威胁到黑莓盘踞的高端市场,黑莓手机仍是北美地区消费者的头号选择。
因此07年到10年三年时间里,身为创始人,比起黑莓和RIM的命运,拉扎里迪斯更上心的是如何打赢官司收购职业冰球队。面对外界频繁的质疑和黑莓粉的忧心忡忡,拉扎里迪斯很淡定:
“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外界不看好我们,我甚至懒得跟他们争论。”
事实上,2008年的时候,拉扎里迪斯也意思意思推出了触屏版黑莓(BlackBerry Storm)。但这款赶时间粗制滥造的产品,也成为黑莓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发布的100万台 Storm,触屏不灵,浏览器故障,全部需要回厂维修。
只有拉扎里迪斯一个人认为Storm是成功的,是创新的:Storm有摄像头、优秀的流媒体视频播放功能、一流的扬声器和可更换的电池……
同时一系列的事故彻底透支消费者对黑莓的耐心,同时消耗的还有员工对黑莓的信任,一大波高层相继离开。2013年,拉扎里迪斯辞去CEO职位,退出董事会。此时的黑莓只剩下50亿美元的市值。
很多人说,创始人才是一家公司里,最关键的产品经理。成熟庞大如黑莓,当创始人的市场嗅觉出了问题,也可能随时满盘皆输。在每一次开门的瞬间,也要时刻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未来。
◆ ◆ ◆
不完美的句号
北京时间9月28日晚间,黑莓公司宣布,将关闭手机业务部门。
黑莓新晋CEO程守宗一年前曾做过这样的承诺:如果手机部门不能在一年内盈利,就将关闭这项业务。今年早些时候,程守宗在接受CNBC采访时又重申了这一言论。他当时称:“到9月份,如果我仍不能让手机部门实现盈利,我们就需要认真考虑成为一家纯粹的软件公司。”
黑莓今日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为4.9亿美元,同比下滑31.8%。净亏损3.72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5100万美元。由于手机部门持续亏损,程守宗开始履行他的承诺。
程守宗
程守宗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的新移动解决方案(Mobility Solutions)战略已初见成效,将来我们将专注于软件开发。为此,我们计划关闭所有内部的硬件研发,转而将这部分工作外包给合作伙伴。这允许我们降低资本开支,提高投资回报。”
黑莓宣布已经与印尼BB Merah Putih签订合作协议,在印尼制造、分发以及推广新设备。印尼是黑莓手机最大的市场。黑莓同时表示,在中国的类似谈判已接近完成,同时也在探索在印度的数个项目。
程守宗表示:“我们所做的是砍掉整个产品链条,转而从中收取授权费。我们仍然开展手机业务,但将会是以可盈利的方式。”
针对黑莓退出手机市场,英国金融时报采访了苹果公司CEO库克。库克表示:“我认为他们的手机销售很长一段时间都比较低,我们非常专注于这次(商用手机)机会,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机会是巨大的。”
美国科技媒体指出,库克的表态如果翻译成另外一句话,实际上就是“黑莓传统的企业手机市场,现在已经属于苹果”。
它排斥成为智能手机该有的样子,它的结果或许早就注定。
就在三个月前,它的忠实用户奥巴马透露,自己也换掉了用了7年的黑莓手机。
下图为腾讯科技整理了黑莓32年的兴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