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观点|纸媒新媒体部到底该怎么办?
导语解救纸媒上发了一篇文章《90%的纸媒做微信号并没有意义》,主要内容是诊断了当前媒体微信运营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诊断后,没开药方,对于纸媒新媒体部建设颇有心得的徐金波,在今天提出了看法。
作者|徐金波(浙报传媒产品经理)
来源|解救纸媒,ID:savemedia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以微信微博为工具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深入,传统媒体纷纷开始建立新媒体部门迎接媒体转型。但是很可惜,至少90%以上的新媒体部门都是由传统媒体某编辑转过来的。
曾经和一个腾讯大网老总交流,直接提过这个问题。我说你们算不上新媒体,无非就是传统媒体写在纸上的内容你们复制粘贴到了网上,然后比他们更进一步的是你们还知道这些内容多少人看了,被点了多少次。
同理,那些编辑转岗的新媒体人也普遍存在这个问题,把原本放在版面上的内容放到了微信微博上:有了点用户意识,但是仅停留在数量;有了点产品意识,但是仅停留在阅读数。所以经常有人向我“请教”,多数说自己如何辛苦编内容,送奖品。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没有真正的新媒体部门!怎么建设呢?我来拆解:
1:请领导保持重视和耐心
请记住,所谓的“领导重视”不是一句口号,是行动。我去过很多报业交流,所有的老总都告诉我他很重视新媒体,但是说起建设新媒体的人员和费用就囊中羞涩了。
至少在这两三年,做新媒体是砸钱的买卖,但是一定要做,新媒体人才一定要养,因为这些人就像开荒队,开辟新战场去。哪天纸媒真的活不下去的时候,还得指望他们来转型。所以新媒体部门要承担的是模式创新,而不是赚钱!收入!盈利!但是往往很多微信号都死在收小钱上。当初我们做浙江旅游微信,前期有很多酒店景区来合作,为啥?因为我们不收钱,只要给房券餐券门票就可以,这些资源对酒店和景区来说都是轻松搞定的。
所以领导的耐心在于战略的眼光,规划放远,国家还有个五年计划,做新媒体怎么也得有个两三年的布局吧。但是问题也在这里,传统媒体都很“着急”,几乎所有的来“请教”的媒体人都离不开一个问题:“怎样涨粉丝”。急于涨粉丝,急于赚钱,恨不得今天开个微信号,明天就能成为摇钱树。我说得规划,对不起,太麻烦;再劝下去就被打上“大师”的标签,成了“忽悠”。我到底有没有忽悠,不解释,用产品和案例说话。
2:新媒体总监怎么找?
领导重视了,也下了决心,愿意保持耐心做新媒体了,不是说拖了衣裳,光了膀子要自己上了。得找个新媒体总监,或者说找个项目经理,当然你也可以叫他产品经理。
这类人,首选做过产品技术的,最好到互联网公司挖。新媒体部的老大可不是美差,必须得是一个打鸡血的人才能干的岗位。自家媒体内部找,不是不可以,找到了纯属运气。
互联网公司不好挖,最后再想内部人。我认为一个新媒体总监起码得有大胆创新的意识,还得有处女座的细节强迫症。总的来说,最好是张飞绣花——粗中带细的。然后得放下身段,有想法但不能太固执,保持学习能力,没事情多和干技术的人聊产品,和干采编的人聊需求。我一直说:未来能玩转互联网的不是我们这样的互联网操盘手,而是在传统行业里深扎了很久,了解行业特性和用户需求,又有新意识,会用新工具的梦想家。
3:新媒体部门团队怎么建
扁平化,产品化,项目制!可以分产品部,技术部,运营部,但是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只分配人员和专业管理交流,不管具体项目。如果把这个团队当做一个人,那么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块:
头部:管理团队
团队定位:管理团队由新媒体部门总监和各大部门负责人组成,表现出色的产品经理,技术骨干和运营人才也可以吸纳为管理团队的组成部分,有利于项目的集思广益,也能在产品启动前多维度多方面的收集产品需求以及优化。管理部门是一个大脑部门,决策部门。
团队职能:提出创意,评估项目,决策项目的负责人,验收项目以及评估项目成果。
躯体:产品部
团队定位:具体项目实行产品经理负责制。就是说当接到产品需求后,管理团队先开碰头会,决策产品部哪个产品经理负责项目。产品经理确定后,产品经理了解需求,做好规划,再根据这个产品规划里的需求,提请技术部和运营部分配开发人员和运营人员。所以产品部是整个新媒体部门的躯干,负责各个环节的关联和交流。
团队职能:了解客户需求,提出产品开发方案,参与产品运营优化。
双脚:技术部
团队定位:技术部可以分为很多板块,包括设计,前端开发和后台开发,包括运维和产品测试,具体人数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但是我认为后台开发必须是本团队,其他的可以选择性外包给专业公司。技术部门更多承担的是支撑部门,但是很多新媒体部门宁可把项目技术外包,在技术外包这个事情上,我们吃过很多的亏。上海报业集团的澎湃就吃过类似的亏,虽然外界的名气很大,但是产品体验和功能上被人不断诟病。一是没有产品经理规划,二是技术外包。技术外包的团队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会按需求付费,而新媒体产品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技术的更新换代,每当一个产品还没完结,又有新的技术展现形式呈现,而大部分产品需求都是落后于技术革新的。技术部门是整个团队的双脚,做支撑工作,如果新媒体部门没有双脚,那就无法正常行走,更不用谈快速奔跑了。
团队职能:提高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细节
双手:运营部
团队定位:一个产品某种意义上是没有结束期的,只能说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大到微信、支付宝钱包,这些生态级的产品,都不断在更迭。但是产品的更迭需求是在运营中得到的,一个运营的人不仅要有拓展意识,更要有细节的观察能力,好的运营就是一个“用户官”,能从运营数据中去解读用户习惯,然后给产品经理提供优化建议。运营部门扮演双手的角色,不断地去接触各种资源,不管是用户层面还是资源层面,复合型人才是运营部门最大的刚需。
团队职能:整合内外资源,提供用户数据,根据数据分析优化产品。
4:新媒体部门的CPI怎么定?
说实话,我不怎么喜欢KPI考核,因为KPI考核能激励员工,但与此同时也在约束员工,但正规的部门一定要用制度来管理。新媒体部门的KPI应该更偏向于产品的用户数据以及产品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请看清楚,我说的是用户数据,不是用户数量。用户数据是用户数量以及这些用户在使用产品中的行为习惯,说白了,你有个手机号码和邮件地址还不够,这些数据顶多制造一些垃圾短信和垃圾邮件,然后在大海里捞针。而用户的行为轨迹可以让你对用户进行行为分析,最后打上标签对他进行精准推送。只有这样的数据库才真正有意义,而且可以进行商用。
最后,任何一款产品的推出肯定是为了效益,有可能是社会效益,也有可能是市场效益,而这些效益能否最大化就是看产品是否达到了用户的需求点。所以产品研发出来后,后期的运营也必须成为一个考核指标,不能断层,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是保持产品不断更新升级的驱动力。
总结:传统媒体的转型,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转型。所以很多人在纠结做微信还是做app,其实这些只是渠道建设。我们去关注用户的方式,不是带着吃带着喝,而是真正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否需要求职,是否需要交友,是否需要教育,这些东西是在不断变化中,只有你真正深入去了解用户的品性,甚至你比用户还懂自己的时候,那么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成功了。
总结
传统媒体的转型,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转型。所以很多人在纠结做微信还是做app,其实这些只是渠道建设。我们去关注用户的方式,不是带着吃带着喝,而是真正去了解他们的需求。是否需要求职,是否需要交友,是否需要教育,这些东西是在不断变化中,只有你真正深入去了解用户的品性,甚至你比用户还懂自己的时候,那么传统媒体的转型就成功了。
※XuWenjim于2016-11-19 08:01:51修改了本文。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该怎么玩儿才靠谱
- 抖音是怎么做出来的?| 创业故事
- 关于企业新媒体的12条反向思考
- 新媒体到底挤占了多少传统媒
- 传统媒体的新媒体注定失败
- 多家自媒体微信公众号遭封杀
- 中国未来10年的新媒体趋势与价值
- 传统媒体如何折腾新媒体?
- 多数媒体人将在2017到2018年下岗?
- 【祈福昆明】遇到大规模袭击时怎么办?
- 如果你有教师资格证,请不要浪费这么多的优惠!
- 马航失联第十天:中国媒体为何遭遇911?
- 揭秘苹果教父乔布斯改变世界的14条真经
-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全文
- 零售新媒体营销如何避免走火入魔
- 各地媒体怎么玩电商
- 群体性踩踏事件应急自救常识
- 读懂媒体才能把握市场,71页PPT呈现媒网媒大趋势
- 生鲜电商怎么做?十一张图洞察用户需求
- 行业类媒体如何在调查性报道中发挥优势?
- 关于企业新媒体团队成长的20条建议
- 如何充分利用GPT提升媒体技术工作者的能力和效率
用户评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