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乎上23个细微但高效有用的习惯

2017年10月6日 知乎网友 | 字体大小 | |繁體|


知友:尤文文(600+ 赞,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1. 尊重同事

在公司环境,同事天天见到,无论是新同事还是老同事,无论是资深的领导、专家,还是新入职的毕业生,我们都要足够尊重他们。

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这些优点是你在职业环境中能受益的隐形好处。如果能从同事群体中时刻接收优点和灵感,无论对自己的职业还是生活,都会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而学习的起点,就是要足够尊重。

如果因为同事不修边幅、胖(lol)、年轻、老、孤僻等任何因素去不尊重他们,是很蠢的行为。

世界本来就是风景处处,生活有多精彩,取决于看风景的人选择的角度。

2. 马上学

现在的职业学科太多,没有人能全能。所以工作中经常会碰见很多生僻的问题、技能、知识。我建议在问人之前,先自己学。

更重要的是,要马上学。工作这么忙,如果你把这个需要学习的知识放入一个 To-Do 软件做后续的学习计划,那么很有可能这个学习机会就消逝了。

找到下一个可行的时间,马上学。Google、Baidu、Wikipedia、Zhihu、Quora……从网络上你就能了解到很多基本知识,然后用基本的文献挖掘技能,你就能把一些新的技能和知识研究的七七八八。这个时候再去问懂的同事,才是有的放矢。

微博、知乎、微信公众号上,我收到过很多问题,其中 50% 以上是常识性问题。本着帮助的心态,我也会陆陆续续慢慢回答,但是这个过程确实不是最适合提问者效率的方式。

有的放矢,你才能收获的更多。所以遇见新的挑战,先自己学,马上学。

3. 优先级

好多事情,怎么才能做完?

哪些先做?哪些不做也没事?

哪些是能产生最大价值的?

每天早上来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优先级。把最重要的三件事写出来,把优先级低的推后,把 90% 的精力给到优先级 Top10% 的事情上去,才能保证有高质量的工作输出。

有取有舍,轻重缓急。

4. 闭目养神

工作中的突发状况太多,不能预期。可能一个你很有信心的设计方案,因为商业因素改变,突然要重新构思。可能一个做好的预算,不能改变,但是任务突然变多,团队压力变大。

所有的事情一涌而至的时候,先别急。闭目养神 3 分钟。

我是一个很急的人。以前工作的时候,团队的同事给我反馈,说我有时事情来了就比较急。很好的意见,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开始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基本所有工作的困难,真实情况是,不能解决的,急也不能解决,能解决的,不急也能解决。既然能不能解决都八九不离十,那过程就很重要。

作为任务的执行者,在业务结果导向的环境,也是要足够重视过程的。这个过程能展现的是执行者的职业能力、心态、品质、和风度。鸡飞狗跳地做完一件事,和游刃有余地做完一件事,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5. 重视自己

我们在职业环境中,会受到各种压力。你负责的工作权责越大,这些压力就越多。这些压力来自:同事、上级、下级、客户、用户、陌生人、喜欢你的、不喜欢你的……

我们做设计的,这些压力就更为明显。工作久了以后,难免有时会存在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情况。这个时候,没有选择,做自己就好。

艰难的选择,先过自己的原则和本心,再去迎合其他需求。

一个产品设计的结果,先让自己看的过去,再去说服方方面面的决策者。

要足够重视自己,建立自己内心的强大和平静。


知友:聂帅(14000+ 赞)

A. 手机使用类:

6. 手机 5% 快没电又没办法立即充电时,强制自己把手机放到包里不再拿出直到可以充电,以防有紧急事务却已经打不开手机。

7. 微信新添加的陌生人快速浏览朋友圈,迅速给出标签分组以确定朋友属性。

8. 如果工作安排繁多,大多数是以微信来完成确认和安排的,就把和相关人的对话框置顶,完成一项就删掉一项,重要信息截图或文档记载。这样微信里剩下的对话框就是未完成的任务,一目了然

B. 生活细节类:

9. 每样物件使用完毕放到原处。

10. 想到一件事,立刻丢下手头暂时无关紧要的事去做想到的那件。

11. 第二天上班要带出门的东西,在你前一天晚上想到的时候就放到你的车钥匙或者钱包旁,这样第二天当你拿这些必须拿的物件时可以看到。不要期望第二天早上匆忙中你能想起。

12. 建一个播放列表,早上一睁眼就开始播放。把总时长控制在你刚好出门。歌曲一开始的舒缓,后面的节奏加快。这样,你听着歌,就大概知道还剩多长时间要出门了。

13.消费尽量用信用卡,因为信用卡有消费短信,在电脑里建立一个日常使用费用的列表,每晚把这些消费记录填进去,这样一个月就知道总开销,逐月对比。

14. 停车随手拍下停车场内你的停车位置,以免找不到

C. 读书方法类:

15. 想读的书看看网上热卖的有哪些同类的甚至同一主题的,挑选 2-3 本同时买回来对比阅读,发现其他的不同见解。

16. 带着荧光笔阅读,遇到觉得重点就划出来,有心得时立刻在留白处做批注。若干年后重新阅读,连当年的批注一起读,并做新的批注。

17. 读完一个章节,把书合上,试图用自己的语言把整个章节的内容用简短的话总结复述出来,对着镜子像上课一样说出来。

D. 工作方法类:

18. 工作(读书、谈话)期间刻意把手机放在自己伸手拿不到的地方,保持做一件事情的专注。

19. 假如你准备做一件艰难而需要持久的事(比如减肥、学外语),告诉你身边所有的朋友你要做的事,然后你就会因为不想被他们鄙视,逼着自己一直完成下去,把自己的后路先给断了。

20. 学会统筹,把需要较长过程的事先做,比如到了公司先开电脑,让开机进程先开启,再去倒茶上厕所之类。

21. 文件修改后,用新的版本记得替换掉原来的老版本,或者把老版本删掉,不要让电脑里同时出现不同的版本,当时你会记得哪个是最新更新的,但是时间长了会搞不清,方法就是电脑里永远只有一个版本。

E. 写作方法类:

22. 无论是在上厕所,洗澡,开车,吃饭,想到什么要写的灵感,立刻打开手机用备忘录写下来。如果在开车,就用微信语音记录下来,回到电脑前整理。

23. 把某一个想写的观点编辑成 word 放在桌面,一想到该题目相关的重点语句就立刻输入进去,这样逐步把纲领建立。等若干天后架构成熟,逻辑清晰了再动笔,一气呵成,因为骨架早就有了,只是填血肉进去。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