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盛世中的蝼蚁》及“大水”

2016年9月12日 格隆   点评:4 | 字体大小 | |繁體|

▌一、

看到杨改兰的事件时,格隆真实感受到一种无法呼吸的窒息,胃部阵阵痉挛绞痛,随后泪水不由自主溢满眼眶。

如果没有杨改兰令人窒息的“自我灭门”,谁会相信我们这个“盛世”下有这样惨绝人寰的生态与人群?

2016年8月26日18时许,甘肃省康乐县景谷镇阿姑山村,28岁女子杨改兰在其家房屋后一条羊肠小道上,用斧子将自己的4个亲生子女(一个6岁,两个双胞胎5岁,一个三岁)一一砍杀,在发现孩子未死后,又逼迫他们喝下农药,随后自杀身亡。

奶奶杨兰芳闻讯赶去时,杨改兰还没断气,马上要报名读一年级的6岁的大重孙女也没断气,但看起来十分痛苦。她曾经请求,让杨改兰把这个孩子“留下”,但杨改兰没同意——这个女人很决绝、近乎残忍地不给亲生骨肉留任何生的机会。

外出打工的丈夫李克英在接到电话赶回后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他一言不发、没流眼泪,抱起还没死的小儿子就向村口跑。半路上,儿子断气了,他又木然把儿子抱回家。

在平静料理完一家人的后事后,这个男人也以喝农药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二、

景古镇阿姑山村位于景古镇东北面,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共有10个社、191户、841人。2013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81人,占总户的 38%。低保户56户、152人,占总人口的18%——超过一半的人口在贫困线下。

19岁结婚的杨改兰就生活在这个村里。她几乎撑起了一个家,带着4个子女和父亲一起生活,还要照顾奶奶。杨改兰家的生活环境,用尽词典中对于贫穷的形容都毫不为过:那是村里人都说最穷最破的房子,那是大风几乎都会吹翻的土坯房,那是连大门都关不严、家里任何值钱物件都没有的危房。杨改兰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劳作,平日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在10平方米左右的、连电都不舍得多用的危房里生活。

(杨改兰破旧的家与亲人)

入赘的丈夫李克英平时外出打工,家里的十亩土地,各种农家杂货,4个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学等等一系列沉重的问题,都压在了杨改兰的肩头。麦子和大豆是当地较为常见的农作物,几乎也是杨改兰一家的口粮和重要经济来源,农民看天吃饭,十亩贫瘠的土地种上小麦和大豆,收成好了一年能够有个三四千,不好的话,除了能吃饱饭,啥也干不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无尽的苦海中挣扎,没有尽头。

外出打工的李克英的收入也并不高。堂弟李克义说,他们这样农村出去的打工者,饥一顿饱一顿,勤扒苦做,一天小工工资也不过120元左右,但有时候几个星期也没有工作。

因为超生,四个孩子统统没能上户口(当地官方给的说法是:均未及时申报户口)。作为全世界仅有的四个有户口的国家,没有户口,就意味着国家对孩子的抚养与成长不承担任何责任,这也是杨家在2010年被纳入农村三类低保,直至2013年底取消低保,四个孩子一直没有纳入低保范围的原因——杨改兰的孩子们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是“黑户”,真实存在,却又如隐形人一样,视若无物。

这就是杨改兰们——中西部绝大多数农民——的真实生态:他们都是“盛世”下的蝼蚁,无关紧要,无人在意,也无人关注。他们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但始终看不到一个出头之日。对他们而言,勤劳致富只是一个美丽且虚幻的泡沫。杨改兰即使不自杀,穷尽一生所得,也可能无法在哪怕省城兰州买一个厕所。“精英”占有和集中了社会所有的资源,留给杨改兰们的,只剩下贫瘠和这辈子也可能爬不出的穷困泥沼。社会车轮滚滚向前,但他们被毫不怜悯地刻意甩下、遗弃甚至无情碾压。

希望,永远不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对于杨改兰、李克英们,活得憋屈,死无尊严,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几乎唯一支柱,就是心中那点卑微、渺小、若有若无的希望。这也是在新学期开学前,6岁的大女儿要报名读书,李克英在工地上厚着脸皮提前“善意预支”1500元钱的原因——拿回去给大女儿报名用。

当某一天,某件事,比如小孩报名遭拒,比如全家被取消低保资格(杨家在2013年底的群众评议中未通过,而被全家取消低保——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种事情,怎么可能是通过群众评议的方式),令他们觉得连最后的希望都不剩下的时候,他们能很轻松地做出放弃自身生命的决定——这也是这个弱势群体抗议和呐喊的最后、唯一的合法工具。

这个时候,于杨改兰,生和死,已经不是道选择题,而是一件吃饭睡觉一样的必选、单选项。到这种份上,生亦何喜,死亦何哀!死亡,可能反而是一种愉悦的解脱。

我不知道杨改兰在砍杀自己孩子并自杀前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她做过怎样的挣扎。但我相信,但凡对人世哪怕还有丝毫的留恋,这个世界但凡哪怕给过她哪怕一丁点的希望,但凡在她喝药前的那几个小时、几分钟,身边的人,社会,哪怕给过她一丁点的色彩、微笑,或者是希望的暗示,她都不会选择死亡的。

事实上,这个渺小而卑微的女人,哪怕临死前,内心都还是怀有希望的:杨改兰的大女儿是穿着杨改兰此前去几公里外的镇上买来的新衣服离开这个世界的——买回家后,杨改兰一直不让她穿,说是怕脏了,让她等开学再穿。

那件色彩艳丽的新衣服,和它的主人一起,埋入地下,成为了永远也不会再见阳光的希望。

▌三、

杨改兰并不孤独。之所以社会会形成他们是“社会的少数”的错觉,多半是因为“形势大好”的阳光宣传,以及镜头从来没有对准过他们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始终都是金字塔型的,杨改兰这样的底层一直都是大多数,无论是在建国前的私有时期,还是建国后的“公有时期”。

90年代下岗工人因生活无着、谋生无路而举家上吊的事情,或许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其实稍微近一点,这种案例也毫不罕见。2014年一名妇女因盗窃两个面包,被店主当场抓住,店主为防止妇人下次继续作案,将其绑在电线杆上,并在其胸前挂上写有“我是小偷”的纸板。

社会给这个群体人格和尊严的估值,有时候只值两块面包。

如果记忆力不坏,应该也不会忘记,今年六一儿童节前,一个母亲为了孩子偷一个鸡腿的新闻。

儿童节前一天,南京玄武警方抓获一个奇怪的小偷,对女子进行搜查后,民警在她身上搜出了被盗的一点杂粮、一个鸡腿。而检查到腰部时,则发现了一本儿童读物。

女子姓刘,生了双胞胎女儿,但肾脏都有问题,她这次带着其中一个病情比较严重的来到南京总医院治病。丈夫出走,她在老家种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她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她每天在废品站打工所得,每天只有四五十元。这次来南京看病总共带了3000元,也都是跟亲戚借的。

“为什么不偷多一点鸡腿呢?”民警很疑惑。

“我就是为了孩子,不是自己吃。”刘女士十分后悔,声音也带着哽咽:“因为今天是儿童节,昨天一早,孩子就说想要礼物,说想吃鸡腿,但是超市的鸡腿要7块钱一个。还想要一本三字经,学校早读课上要背,之前一直没舍得给她买,她常和我说,别的小朋友都有,就她没有,我总跟她说再等等,过段时间买。昨天下午去超市,本来是想买点玉米大豆,给她吃消肿,结果看到有鸡腿和三字经,可我身上只有5块钱,我拿起又放下,拿起又放下,最后还是一个糊涂……”

(刘女士和女儿租住的2平米的小屋)

现在我想问的是两个问题:

1、哪个更真实?

是杨改兰和四个孩子?偷面包和鸡腿的母亲?还是“盛世”?

2、谁的错?

杨改兰们的?还是这个社会的?

▌四、

81年前,美国社会也发出过类似的诘问。

1935年的一天,时任美国纽约市长的拉古迪亚在法庭旁听了一桩面包偷窃案的庭审。被指控的是一位老太太,当法官问她是否认罪时,她说:“我那两个小孙子饿了两天了,这面包是用来喂养他们的。”法官秉公执法地裁决:“你是选择10美元罚款,还是10天拘役?”无奈的老太太只得“选择”拘役,因为要是拿得出10美元,何至于去偷几美分的面包呢?

审判刚结束,人们还没散去,拉古迪亚市长从旁听席上站起,脱下自己的礼帽,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向在场的人大声说:“现在,请各位每人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为我们的冷漠所支付的费用,以惩戒我们这个要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社会。”法庭上一片肃静,在场的每位,包括法官在内都默不作声地捐出了50美分。

这就是著名的"拉古迪亚的拷问”:一个人为钱犯罪,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这个社会有罪......

行文至此,必定会有高高在上的“爱国者”提醒格隆:杨改兰们的贫困是自己不够努力的结果,与社会何干?

我们回到杨改兰“灭门”现场。奶奶杨兰芳见到还未断气的杨改兰时,看到了她的笑容。亲手了结4个亲生骨肉后,她的情绪竟然那么平静而欢愉。奶奶问她究竟怎么了,她用方言说:你不理解。

“你不理解”这四个字,我相信,绝大部分习惯了俯视众生,“何不食肉糜”的城市看客也不会理解。脾气和善,几乎从不抱怨的杨改兰如同大多数中国农村妇女,逆来顺受,勤扒苦做,早已习惯了穷困。对她们而言,穷,并不可怕;比穷更可怕的是失去了希望和信心。

我想,杨改兰说的“你不理解”,应该是指那种对今生和来世都没有希望的绝望感,是那种想挣脱现状却又极端无助的绝望感,是那种靠自身力量,再怎么勤扒苦做,也完全没可能走出贫困的无能为力的绝望感……

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对于杨改兰的四个孩子,几乎从一出生,就基本注定了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杨改兰,杨改兰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弱势群体”的那一部分。

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励志鸡汤,对杨改兰和她的孩子,就真的是梦想。

所以:真不是杨改兰的问题,确实是社会的问题。

▌尾声、

有解决办法吗?

当然有,不外乎两条:

1、改造社会阶层流动与晋升、资源占有欲处理、财富创造与分配的机制,压缩顶层,推动底层向中层演进,最终将我们的金字塔社会结构,改造成纺锤形社会结构;

2、默认并接受底层“弱势群体”的现状无可更改,继续固化社会结构,但对弱势群体输血,在福利上对他们大力度定向倾斜;

第一种方法,有可能吗?

答案是悲观的:基本没有可能。理由掰着脚趾头也能明白。

更现实可行的,无疑是第二种:既然是我们的社会机制必然性地“制造”了弱势群体,社会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善待他们,至少,让他们的孩子有病能治,有书能读。如果我们有资源让“老干部”群体医无所忧,我们就一定有资源让杨改兰的孩子们能治上病,读上书。

这实质就是给杨改兰们留下一丝卑微而渺小的希望,也是给他们留下活下去的勇气。

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最柔软的部分,恰恰也是一个社会最强大的部分。

一个国家是不是真的强大,一定不是出了多少英明领袖,造了多少核弹,有多少外汇储备,在奥运会拿了多少金牌,GDP增长率多高……,这些和杨改兰们没有毛线关系。

是看你怎么对待你的弱势群体!

如内容缺失请阅读原文

微信群里的“大水”

猫头鹰:G20、APEC、93大阅兵……省点钱,可以救很多人

赵博:一天g20,十万蝼蚁粮

毕闯:所有的技术当肯于应用需要者,终究是有钱途的

张立东@云端微服:资本和技术其实是在加剧贫富差距,如何解决?

猫头鹰:贫穷哪个国家都有,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哪个国这都有两极分化,但有些原因还是不同的,欧美国家(特别是欧洲福利国家),太好的福利,养了很多“懒人”,中国除了在分配上的问题外,面子工程化的钱太多,公务员养得太多。我们人均GDP还是很低的,因此有限的资源不该投入的地方投入多了,该投入的地方就投入少了。无论是杨改兰还是偷鸡腿的案例,当事人都不是懒惰的人,当勤劳还不能活命时,这个社会很危险。

猫头鹰:@游民-张立东 这不是有资本有技术的一方要解决的,政府管了很多企业该管的事,但政府自己该管的事没管好,有些根本没管

张立东@云端微服:@新华人寿:殷正栋 资本与技术让财富越来越集中的同时,财富在政府决策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财富人群不能自我反省恩考,替贫困出面的话,无人为贫困人群说话。

猫头鹰:譬如杨改兰家种大豆麦子,收入一年三四千,政府就有很大的责任。中国本来是大豆生产大国,但现在大量的进口转基因大豆把中国的大豆种植业完全毁了。中国出台了很奇怪的政策:一、允许进口转基因大豆;二、不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三、不出台转基因食品必须标注的强制政策;四、由于没有强制标注,有机食品非转基因食品就无法实现有差异的价格。这些政策的后果是什么是可以预测的。

毕闯:政府应该管负面清单,其余交给市场,减低社会成本和提高公平性才是该做的

邓遵红:对小民,政府至少管两件事:一是不饿死,二是长素质。一急一缓,一标一本。如果再加一件就是营造良好环境,让勤劳的人能安居乐业。

张立东@云端微服:@新华人寿:殷正栋 不论转基因还是其他事,都会有受益人群和受害人群,但到底如何做?其实是两个人群的博弈,企业人群与农民搏弈,农民会赢吗?

猫头鹰:@游民-张立东 是的,大数据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的各级领导一年接见了多少巴菲特、马云这样的人士,一年又见了多少杨改兰这样的人士?别被CCTV骗了,凡是领导准备访贫问苦的地方提前很长时间都有舞美与编导入场的

猫头鹰:@游民-张立东 政府维持的是公平。如果中国也允许种植转基因,或者严禁种植转基因,这就是维持公平

张立东@云端微服:@邓遵红(金融街) 是啊!唯有教育才能有脱贫希望

猫头鹰:同时强制要求标准转基因食品,是对购买者维持公平,即,买的人有知情权与选择权,同时对种非转基因有人也是一种公平,因为非转基因食品可能卖更好的价格,也就有了与转基因食品竞争的可能。而现在政府的相关政策完全是反的。

邓遵红:如果不能做好转移支付,收税就是耍流氓。

姚世新:贫困地区无法享受免费的教育和教育资源,更加剧了贫困

猫头鹰:@邓遵红(金融街) 有转移支付啊,转移到G20工程与给“马云”们各种补贴了

张立东@云端微服:@新华人寿:殷正栋 关键是政府判断一件事是否对错、利弊时,听谁的意见。不都是所谓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吗?所谓经济学家有几个研究农民的?农民的真实情况政府都不了解。决策自然可知。

杨健:古罗马帝国国家管的大事只有三件:国家安全、人民粮食安全,指主粮、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道、下水道,其他包括教育、医疗等全部由社会化服务提供,政府只是提供公平的环境和政策以及对违规者的惩罚

杨健:经济学家基本不懂经济,看看他们的理性人假设和充分竞争假设就知道了

张化群:现在每年进口大豆八千万吨,目前国内大豆平均亩产120公斤,换句话说,不进口大豆,就得多拿出7亿亩左右来种大豆,这势必对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大豆是目前我国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说,目前采取的策略,实际上是确保粮食安全,吃肉则靠进口。

毕闯:教育改变命运是伪命题,生存权和正义机制才是问题

杨健:文中还提到了杨改兰家的低保是被“群众评议”给取消的!谁知道现在农村的这个“群众评议”方式?

邓遵红:@京东 杨健 那是别人的假设。

毕闯:很多命运是因限制而落入无奈的贫穷

张立东@云端微服:政府与企业更深的权利利益纠葛就更别说,所谓政府就是资本、企业的政府。[呲牙]根本分不开。如果资本、企业不自省,政府难改变

光明:文章查封了

张化群:如果不搞“群众评议”,那就是村干部决定,相比村干部决定,“群众评议”起码还让大家说话。

毕闯:政府收入如果低于贫困线就能解决问题

杨健:“河蟹”的效率倒是蛮高的[发怒]

毕闯:群众评议本来就是不公正待遇

赵博:这项工作做的挺好[瓢虫]

杨健:@人保财险-张化群 就像咱们的360度考核[偷笑]

张立东@云端微服:@京东 杨健 理性人纯扯,资本会理性吗?我看到现在很多企业疯狂扩张,好象什么都可以做是的。

毕闯:企业扩张无可厚非,因为没得选择

阿拉丁:杨总开始说心里话了

张立东@云端微服:涉及老百姓的事可以社会评议,但最核心的事怎么没有社会评议呢?

杨健:@游民-张立东 理性人是指市场经济中的参与者对市场信息充分了解并能根据自己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但其两个前提多不成立

毕闯:官员任职是否可评议?

杨健:@人保-门志勇 不想说?不能说?不敢说?[呲牙]

阿拉丁:伪360°,说说罢了,还真当民主评议啊

毕闯:这才是中国凄冷和悲怆之处,谁说?

杨健:@游民-张立东 如果我们让全体孩子投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投票结果一定是“建立一个好玩的国家”[调皮]

马波勇:现在也公示啊。就不知道效果如何?[得意]

毕闯:问题是你不敢直面反对公示

杨健:一人一票的结果一定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迫害!

张立东@云端微服:@京亦國际毕闯 但当失去理性时,往往是企业帝国侵袭式、血腥的扩张。企业扩张不是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而只是社会财富的转移,从多数人手中转移到少数人手中了。

张立东@云端微服:@京东 杨健 但代表制就涉及代表谁的问题了[呲牙][调皮]

猫头鹰:@人保财险-张化群 你说的大豆产量是在限制中国农民种转基因大豆的结果

毕闯:冷漠、自私、群发

-:@游民-张立东 附议,陷入众人与众人交战的局面

-:政府、组织、社会各有定位,万事皆三

杨健:真理越辩越明,虽然不存在什么真理[微笑]

张化群:@新华人寿:殷正栋 美国转基因大豆亩产也不过200公斤左右

毕闯:所有问题都在于自己做事加一点善意

张化群:中国耕地少三四亿亩,对粮食安全都是严重威胁。

张化群:就中国的人口和耕地而言,想过上想吃啥就吃啥的生活,势必要依赖国外粮食。

毕闯:利益者不是简单用正义和真理就可以消灭的

张化群:或者说中国的自然禀赋就是应该“进口”耕地。

张立东@云端微服:@京亦國际毕闯 是啊!如果没有善意,就不会有公平

毕闯:如果我们可以不受太大损失十分可以干点真事?

-:@京亦國际毕闯 利益者不是简单用正义和真理就可以消灭的-那就只有靠国家暴力机关来解决,立法、司法是伦理底线

张立东@云端微服:@人寿财云南施东旭 政府、组织、社会是紧密关联的啊!政府执政者来源于社会、决策釆集社会意见。只是社会进政府、有说话权的精英人群,代表了谁的利益

猫头鹰:@人保财险-张化群 别认为粮食安全就是粮食自给自足。国家有粮食储备的,而粮食储备也是可以进口的,一旦出现危机,种大豆的田种粮食完全来得及,因此粮食安全的问题是确保可耕地的面积

毕闯:立法执法本来就是就是正义体现,问题是动因

-:@游民-张立东 三者还是要相对独立的。现代政府以人民福祉为目标,这个原则不能动摇,动摇了就会被部份精英劫持

毕闯:粮食危机不存在,这是说法

张化群:确保可耕地的面积当然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但现有耕地上种什么,还是要看比较优势吧。

-:国家一旦诞生,应有其自己的独立意志,只是这个意志在初创期很容易被扭曲。

-:粮食安全也不是太难解决,北进南下

张化群:从现有的资料来看,相对来说,大豆的性价比是低的。国内粮价是在高度保护下的高价格,一旦都放开,在国内种转基因大豆也未必挣钱。

张化群:中国能过上人人都吃饱饭的日子,也没多少年吧......

张立东@云端微服:关键立法谁来立、执法谁来执,执法、立法者本身就是专家和精英人群,如果这个人群不自身,立法与执法会倾向谁呢?

张化群:在这个群里的人自己或者父母都经历过吃不饱的日子,现在就说粮食危机不存在,为时尚早。

猫头鹰:可以告诉大家,现在实际上无论有多少可耕地,粮食是否自给自足,已经没有粮食安全了,问题出在种子上,现代农业的作物种子不是靠打出来的粮食中选育的,而是种子工厂生产的,一旦战争,只要毁灭中国的几个育种基地,全国农业就完蛋

-:俄远东地区和东南亚都是粮食主产区,只是北边熊提防心理比较严重,南边天朝一直没经营好,南边可是一年三熟啊……只缺肥料和农业技术工人

张立东@云端微服:@人保财险-张化群 是啊!粮食如果不保护,会更惨。国内国外成本差距太大

-:国内解决基本口粮,要想彻底解决粮食危机,必须实行更激进的地缘政策

张化群:@新华人寿:殷正栋 你刚刚说过,粮食安全重要的是要保护耕地……

猫头鹰:@人保财险-张化群 比较优势就是什么挣钱就种什么。如果政府要种粮食,而粮价很低,政府就要补贴或限制进口粮食以维持粮价

老梅:@新华人寿:殷正栋 正确!现在不是粮食不够,是粮仓不够。都发霉了也没有对赤贫者开仓放粮机制!

-:建国后粮食危机是人的问题,和农业技术关系不大

邓遵红:现实是农村良田弃之不种者众。糊涂账里哪有正确结论?

毕闯:人人吃饱饭与生产多少粮食无关

-:@游民-张立东 是的,精英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目前情况只能是相互制衡,不让某些有损民族利益的精英群体有较大的影响力

张化群:极端市场经济主义者......

毕闯:真有精英么?

毕闯:模糊了利益集团和社会精英层吧

-:有啊,群里的我觉得都是精英啊[偷笑]

-:中国古代的乡绅和英国的绅士是精英,那现在的职业者和中产也都是精英吧,毕竟我们的话语权比起底层民众大了很多很多,也能对公共议题进行讨论

老梅:俺一个中粮的朋友告诉俺,国家级粮库基本都装不下了,只能在空地上搭建简易库,但简易库比标准的储存条件肯定差。这件事CCTV2也报道过。为什么不支援赤贫群体呢?他说因为没有这个机制!库存经常盘点,少一斤都是事儿...

阿拉丁:他没告诉你好多粮库是空的,内部有粮耗子

-:公共知识份子的本职是独立思考和忧患意识,我觉得这些品质群里都有,应该算精英了[偷笑]

老梅:耗子有,但也吃不空!

张立东@云端微服: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离不开社会精英,而精英阶层与工人、农民根本不是一个阶层,利益更不同。让精英阶层解决公平、贫困问题,除了自省和善意,还能有什么呢?在精英头上加个上帝看着精英们吧!马克思不好使

老梅:粮仓储存不下是现实问题!

-:@游民-张立东 社会的进步只能靠精英,这个应该是不用质疑的。只是说焦点在怎么约束约束精英

cg:小时候不都学过一篇文章,说资本主义国家倒牛奶么[冷汗]

毕闯:不管战备储备量有多少,也要拿出来给穷人吃

-:孔夫子,亚里士多德以及建国者们等,不也是超然于普通民众的精英么(超人)

毕闯:必须明白:贫穷不是因为无能

老梅:国家粮食局:我国粮仓仓容明显不足

老梅:这个问题已经有5、6年时间了

阿拉丁:这是粮食总局想办法屯地呢

毕闯:少弄酒

老梅:每年损耗的粮食要是去支援赤贫群体,就会解救很多人

老梅:但是有权制定这个政策的人都吃的太饱了,家里也没有赤贫亲戚...没人作为

张化群:上个月末,国家统计局的公告显示,2013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同比增长2.1%,实现了自2004年以来的十年连增。然而,

这一系列“丰盈”数字背后,是连年“缺粮”的事实。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2009年的粮产略大于需求,其余年份中国粮食缺口不断且日益

增大。

目前,中国三大主粮的净进口(进口数大于出口数)已常态化,过去三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中国的玉米进口在2012年达到520.7万吨,小麦进口达368.9万吨,大米则达到231.6万吨。此前的两年,中国玉米的进口分别为157和175万吨。但在这些粮食国内外供应结构发生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官方坚持的95%粮食自给率红线。

陈志武(Bobby):谁说仓容不足,要么出租了,要么空的

杨健:贫困、不公、贪腐、官僚、欺诈等等,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制约机制不同、执行不同,这些问题的原因向前追溯都可以追到人性的善与恶。政策的好坏更多体现在对善恶的奖惩和引导上来,如对偷鸡腿和偷面包的处罚上、美国法官和市长的做法上

张立东@云端微服:@高伟达(300465) 老梅 说是有那么多存粮,但里面有粮食吗?是新食吗?你知道吗?空仓、以旧代新有多少谁知道。

张化群:每个超市都有3%的货损率吧,要是把这些损耗都给穷人,也能养活不少人呢.....

邓遵红:18亿亩红线。总量够的话,就是结构调整、减少浪费、加强救济、荒年应急的问题了。

老梅:@游民-张立东 你说的问题肯定存在,但绝不是主流,基本面还是粮仓不足

老梅:@人保财险-张化群 超市是企业,粮仓是政府管的,完全不同!

梦缘圆:不过作为母亲看完这两篇文章

杨健:香港弹丸之地,除了打渔连淡水都没有,好像从来没有讨论过粮食安全问题。当然弹丸之地与泱泱大国不存在可比性了

梦缘圆:我还是无法理解

cg:@bjca-孟园园 估计也没生活过农村[呲牙]

老梅:@京东 杨健 港督们吃泰国大米[呲牙]

老梅:结论: 现在贫困问题是分配不公,缺乏国家级的跨部门扶贫的机制问题,一边是粮食局为了仓容而发愁,粮食巨额浪费,一边是扶贫靠社会捐助...

杨健:杨改兰惨案->因取消低保、孩子入学等问题->因贫困而绝望->群众评议取消低保->当地政府不调查不作为->4个孩子因超生没有计入低保计算范围->计划生育政策->政策修改后没有及时调整执行政策->没有人民代表及时反映、跟踪、帮助(估计杨从来没有看过代表选票是什么样子,这座各位看过吗?几年前了?)->.....

杨健:这一系列原因向前追溯的第一因是什么?

老梅:主要是政府不做为

杨健:现代国家的第一性原理是“人人生而平等”,这是所有制度、组织、机制的基石

老梅:@京东 杨健 还有三民主义[呲牙][呲牙][呲牙]

-:社会自我治理手段的失灵也是一个原因

杨健:一个明明不符合生活常识的“人人生而平等”为何用在政治上却成就了现代国家的建设基石?

-:参照历史和国外,基层自治是社会稳定的一个有效手段,但现在这个手段失灵了

杨健:我国的第一性原理好像是“人民民主专政”,从这个第一因向下推导吧

-:不是

-:也是平等

-:这得回到新民主主义时期建国者们的理念去考察,甚至要回溯到五四运动

杨健:宪法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专政是实现“平等”的手段

-:法律取决于民情。不成文法比成文法更重要

老梅:提醒一下: 500人群是被实时监控的[调皮]

-:宪法是由建国者们确定的,如何解读宪法,需要去解读建国者们(当时的社会精英)的价值观

张立东@云端微服:@高伟达(300465) 老梅 我觉得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政府不作为其实没有任何用,政府想想不就是由一群人构成的,而且是所谓的精英人群构成的,如果这群精英人群大多数都和资本、和利益有千丝万缕关系,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只有少数的几个想改变,可能吗?

老梅:还是聊聊颠覆保险行业的话题吧[呲牙]

杨健:@泰康人寿 刘大为 刘总,本来想讨论保险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呲牙]

杨健:@高伟达(300465) 老梅 引入本群正道[呲牙]

老梅:@游民-张立东 我没指望解决问题,呵呵

许振辉:本群不论政治,请大家严格遵守!

老梅:@京东 杨健 是啊!腾讯有爬虫监控系统,很厉害的,俺怕怕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章仅为用户好友间自行存档分享,如有违规请在下方评论中留言说明,并点击上方举报钮,同时删除本文。) 本文二维码


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