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国家层面支持淘宝是对实体生产企业的伤害 是脱实向虚
马云从工作996,说到男女669,暴露他已经肆无忌惮了。他以前随口来一句“房价如葱”,追随者们跟着就不买房,他不用担责不受损失,照样口若悬河,他没有意识到作为公众人物言论的影响力或者破坏力。
阿里巴巴的投资人几乎都是因为马云能忽悠,
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是早都有了的,所以不是投资的理由。在当下中国有很多人是靠忽悠成功的。很多企业都是靠忽悠获得融资,风投只喜欢靠嘴皮子吃饭的团队。马云应该算是代表人物。
认真一想,也合情合理,看看现在美国已经不遮遮掩掩,已经公开不带中国玩了。为什么没有风投投资出个像华为、福耀这样的企业来呢?因为周期长,前期投入大,不是粉丝经济,资本不希望让实体经济受益……这些资本从来就没想过让你踏实做事,不会希望中国能稳步发展,投资这样的企业他们只会选择在自己的国家。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皮包公司”从骗子、不合法的公司变成了受推崇的主流企业。如果说阴谋论,是不是就是西方国家早都设计好的坑呢?
阴谋论是有的
举一个栗子,美国的资本市场厉害的是波音、intel、苹果这样的企业,而中国是白酒:茅台,今天的财经要闻就有一个推送:白酒板块涨幅一度超过5%…
淘宝给国家经济带来的破坏是大于创新和进步的
很多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很怀念那种没事就去逛街逛商场、享受美食的年代。出门逛街能带来的消费是非常可观的,而且锻炼了身体,增进了社交娱乐。购物逛街餐馆吃饭原本是非常好的休闲娱乐健身以及拉动消费的生活方式。实体店里能试能看能体验,感受那种公众的氛围,网上购物很多都是谁的价格低最终买谁的,但在实体购物的时候,导购会详细跟你普及产品相关知识,低价的为什么不一定好?
淘宝的网购模式事实上是在鼓励造假、山寨,那些追求精品,追求质量打品牌的企业会死掉。我一直也没有搞明白为什么会从国家层面支持和鼓励淘宝。这是明确支持企业垄断。这是搞死实体扶持虚拟经济,典型的脱实向虚啊!不用若干年现在就能看到后果……
大多数时候用户完全不需要让别人满大街骑着电三轮横冲直撞地替咱们跑腿(当满大街都是外卖骑手,上百万劳动力是否用错了地方?不知道是不是写的这个意思?),如今都把人困在家里,日常的买卖都跟淘宝有利益关系…。
在淘宝开店铺就业成本很低吗?
接触了一些基层淘宝店家,他们想活命一年至少要给淘宝公司十几万元,就是为了买搜索排名,买流量。为的是买家能搜到自己的商品。我不知道以前开一间实体店铺的租金是多少钱?当然网店可能减少了各种苛捐杂税,这是淘宝推动了社会进步……
解决了大批就业吗?
不知道为什么很少人提实体商业大量倒闭,一些强撑着的商场导购是顾客人数的几倍……这方面的数据应该是触目惊心的,可是我们很少看到。
国家要支持网购、电商发展,但不是淘宝模式
在淘宝还没有垄断的时候,一些有远见的生产企业,做自己的电商网站,打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域名,后期的投入成本也可以忽略不记。物流有中国邮政(如今排名靠前的物流企业都是一家子人做起来的……),流量有谷歌百度,再加上政府的适度干预这样的环境也维护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样千古流传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我10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憧憬和画面,因为我也可以业余在给商家建站的环节上成为一员。现如今,完全走样了,真金都能让你发不出光来,这样的创新、“推动科技发展”的环境能跟西方国家叫板?不可能的。发达国家没有淘宝,就是因为很多都有自己品牌销售网站或app,我自己生产的东西,为什么不在自己的网站上销售,却一定要额外掏钱在淘宝卖?并且由淘宝来决定能不能卖出去。这样的成本和实体店有什么本质区别?淘宝模式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中间环节!
为什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直销模式
是百度和淘宝无意中“联手”的结果。百度比阿里还恶,莆田系事件早已证明。如果在淘宝还没有形成垄断的时候,百度公正地将用户搜索产品链接指向大批生产厂家的电商网站,会扶持起一批有特点有创新的生产企业,真正绕过了中间商,让用户直接和厂家交易,降低了中间成本,也让企业收集到一手的能促进产品创新的数据,让用户和企业都受益。从国家的角度看,那才是让经济发展步入正轨,也真正扶持了实体经济,会涌现出大量优质的企业。
从现在的国际环境看,西方资本是不会希望中国这样的,那是真正养大了老二。老二能挑战老大的情况通常是:老大比较虚,只会搭空架子,而老二各方面的实力都很强,是实际上的老大。这个角度看美国倒挺像老二的。
那时百度既不将链接指向淘宝也不指向真正的厂家电商网站,而是急于求成地谁花钱打广告就指向谁,或者指向内鬼搞的一些虚假网站来骗钱骗流量。不单是在电商这块,对所有的行业都是这个思路,莆田系的医疗广告事件已经分析很透了,这里不多说了。
马云早就说过BAT领袖没一个好人,那真不是开玩笑。这是说的比较靠谱的真话。
淘宝是靠流量支撑的企业
为什么很多商家都选择淘宝呢?淘宝的流量从哪里来?没有了流量就什么都不是。而流量很大程度上又是靠马fen、靠炒作。总理接见当然最好了。
是支付系统真正成就了阿里巴巴
我一直没想明白的是,国家连能给科研人员和学生等带来巨大好处google都能给封了,为什么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支付环节上能容忍私企来实施和垄断,这本应该由金融业由银行来做的事。他能掌控的资金量大的可怕。永远都有巨额的现金趴在账户上5天7天半个月……要不人家能炫耀:今天从索罗斯家里出来……明天又是会见美国总统的……
私企优势
作为一家私企,通常都会人尽其才。这是优点。所以当前这个团队比较团结,心往一处使,不会互相拆台,但淘宝阿里巴巴是需要是靠流量炒作来维持的企业,以后会因为马云的淡出,树倒猢狲散,未来支付宝也可能会被弃用。
国企:“不掏钱的事谁干呀?”
国企还不一样,我是一个在文人堆里搞技术还不断被边缘化的人。象我这种人目前的大环境下不会少。踏实做事还“洁身自好”的人,不离开或者做不成核心就是这个结果,因为只要是相关的技术性项目我参与了,很多就可以0投入或者费用可以降低到几分之一,而且对方没法忽悠(其实这笔钱就应该是我的:))。“不掏钱的事谁干呀?”几乎90%的国企可能都是这样,所以,企业就没有了创新,这样的团队或个人就被边缘化。说不好听点技术实力的存在妨碍了一些国企在相关项目上的“洗钱”行为。没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你有纪检、巡视和审计又能怎样?这些“基础建设”西方国家已经领先近百年,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还叫板超越?
我选择相信:如果我们被西方国家封锁,不出20年,我们又会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难道还能靠盖房子、造大桥当世界老大?什么时候能营造出为造个圆珠笔尖的滚珠社会科研人员能潜心研究20年的环境后,再等个几十年可能就会有希望了。希望那时候我还在。
上面的每一行展开都是一个很好的选题,让我组织语言比写代码难多了,有人愿意写我可以协助一些论据。我写这篇还是因为爱国之心未死,同时知道写和没写效果一样,另外就是想发在我自己编的这个“信息流”里,看看智能分析能匹配哪些文章来作为相关阅读(希望结果理想,如果不理想,那就是受样本个数/文章篇数限制:))。这是大数据技术,……希望和同学们探讨……
以下推文采用自研智能关联、组合专题技术…: